哈喽,我是一条想做大事的咸鱼

微信公众号:煮海时光
微信ID:ryx13294196970(请备注来源)

评分标准
0-3 :这可能是来玩的
3-6(不包括3分,以此类推):选看
6-7 :推荐
7-8 :值得一看
8-9 :经典
9-10 :目前还没出现

影 · 浅谈中港合拍片中的艺术与商业探索

香港电影中独特的商业性,娱乐性,大众性已经成为了它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港台电影研究学者赵卫防在其论文中不止一次提到,香港电影的文化商品性质在激烈的市场活动以及其自身的艺术创作规律的发展必然决定了它把商业性作为创作的第一要素。所以当“票房”称为衡量一个电影是否成功的关键,而不是美学价值之时,必然会出现劣质电影的百花齐放。而贺岁电影是电影商人谋求一切利益的黄金时期。在年票房逐步上升的中国,每一年似乎都有一部电影都能创造票房神话。从15年《捉妖记》的24.40亿,到16年《美人鱼》的33.92亿,到17年《战狼2》的56.20亿。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电影票房增长的趋势如洪水一般不停歇,甚至将来还有上涨的趋势。但尽管《美人鱼》以近34亿的票房创造当年票房奇迹,各大评分网站上却恶评如潮。(豆瓣评分6.8分,IMDb评分6.3分)相比周星驰其他作品——《喜剧之王》(8.5分)、《大话西游》(9.2分)、《食神》(7.6分)——明显低很多。近年来周星驰的其他贺岁片《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长江七号》都是票房大卖却口碑参差不齐。

其实这种“高票房”的现象从一个侧面也显示出国人有足够经济能力和精力去观赏电影,但所谓的“烂口碑”现象其实不是源于普通的观影群众,而是出现在如“豆瓣、猫眼专业评分、知乎”这样精英云集的电影评论区。

精英受过先进的思想和优质影片的熏陶,他们很容易对这种“软性电影”产生排斥。而香港文化的根基从上个世纪40年代以后,伴随着大中原文化的消退,“岭南文化”中与儒家完全对峙的意识形态,使得香港电影更多的是为娱乐拍片,而不是为艺术拍片。香港电影人很清楚的意识到观众的对象不是占据话语权的少数精英,而是深藏在社会各个角落的普通人。

如同是王晶电影里运用大量众所周知的明星,以及各种对老式经典港片的致敬处理,或搞笑桥段的灵活再现。亦如《家有喜事》三部曲中对家长里短的夸张处理,营造幽默氛围,加上贺岁期间,普通百姓对于热闹和节日气氛的向往,电影自然而然会出现举家观看的场面。同样,不论是《十二生肖》中成龙对身体的极限挑战,还是周星驰西游系列的脑洞大开,或者刘镇伟无间道式的美学延续,这些用美国学者大卫·波德维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一书中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故此对于合拍片而言,不存在电影中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直接冲突,二者之间明显是相互融合并且共同发展的。“港味的消失”不过是一种“新的美学”在替换“旧的美学”,在合拍片里,对于题材挖掘到表现形式达到了一种极致化的程度,这就是所谓“新港味”的美学体现,是在合拍模式重新孕育出来的一种电影美学。“老式港味”中那种“暴力美学”、“人文关怀”已经不适用于合拍片,而成长起来是这种从“香港梦”走向“中国梦”的融合。

艺术掺杂商业之后,必然会有所牺牲,这都是经济活动频繁的结果。但不管是精英艺术还是大众艺术,其风格与形式都要受到商业需求的管限,同样电影也是。

所谓的“艺术电影”必然也要走上商业的渠道,全球范围内的电影节就有400多个,导演通过在电影节上贩卖电影版权给电视网,或者艺术院线,如果能够获得国际A类大奖更可能搬上大荧幕从而捞上一笔。而贺岁档不同于普通的电影档期,获奖的艺术电影也不可能放在贺岁档上映。原因是,“贺岁档”观众群体本身自带的个体消磨性质,大众化使得不论是精英还是普通群众都会阖家欢乐在影院观看大团圆式的喜剧贺岁,而电影的廉价性和娱乐性也是民众喜闻乐见的。

艺术电影中人性的彰显,和过于复杂的剧情、人物、以及背景知识是民众在浮躁的贺岁档中无法沉下心来细细品味的。所以在这种民众心理背后的电影美学不过是一种“去个性化”的表现。即便是在周星驰《西游》系列中,尽管在对西游题材有“破”和“立”的尝试,一种解构传统到构建传统的过程,体现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无厘头”精神,然而他并没有摆脱已经被观众熟悉的孙悟空张狂的设定,唐僧的话痨,蜘蛛精的妩媚与诱人。由于他的《大话西游》系列已经成为国内观众耳熟能详的电影作品,所以观众在原有的故事体系中已经对人物的构建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这个所谓的“颠覆”理解起来并不难。

但周星驰西游系列却是一个“艺术”和“商业”融合一个极好的开始。他不仅仅可以给没有任何电影观影基础的人看,也可以给对电影有深层研究的学者看,光是“知网”上关于周星驰西游系列的文章就不占少数,尽管其中褒贬不一,但至少证明了合拍片正在往这个趋势迈进。

评论
热度 ( 14 )

© 咸鱼说电影 | Powered by LOFTER